世界詳述起源:【 橫版 】/【 直版 】 |
---|
基督徒【 家譜 】 |
聖經精萃鳥瞰【 简 】/【 繁 】 |
啟示錄鳥瞰圖【 简 】/【 繁 】 |
107小要理問答【 繁 】 |
可放大或縮小圖冊上的所有內容
可拉上拉下,向左向右,隨心所欲移動
可打開電腦全屏幕模式顯示鳥瞰體驗!
主要世界歷史包括:希伯來,希臘,羅馬,埃及,蘇美爾,亞述,巴比倫,波斯,印度,中國,瑪雅等文明起源至今的歷史演化進程。
受.2016年前“唐崇榮牧師博士”一篇 “道進入歷史” 之佈道講章影響啟發而執編,以基督的 “文化使命” 為切入點,將“主要世界歷史”板塊與“基督救恩歷史”為主抽拼成一塊, 以聖經(7個恩約,7個國度,7個教會)為框架概念,把人類歷史以上帝6日創造,第7日進入安息的次序排列方式串聯起來。
【道進入歷史】鳥瞰圖演化進程摘要: | ||
---|---|---|
1. | 【聖經】世界歷史開始! | |
• | 亞當 至 耶穌 家譜說明三個重要信息(救贖起源,族長傳承,洪水前後年齡長短)與 基督徒的三種重要身份(是有“根”,有“王室”,還有“信仰”的); | |
• | 天下之大經 - 聖經八奇(形成,合一,普及,流傳,銷售,著作,影響,奇中之奇基督耶穌) | |
2. | 【世界五大文明】從歷史看“兩希,巴比倫,埃及,印度,華夏”的歷史進程! | |
3. | 【地上迦南】神權王國以色列的被建立! | |
4. | 【新亞述帝國】的興起毀滅【北國以色列】! | |
5. | 【新巴比倫】“尼布甲尼撒王”短暫的崛起 為毀滅【南國猶大】! | |
6. | 【波斯帝國】“古列王”的崛起 與 東西方【軸心時代】的百家爭鳴! | |
7. | 【亞歷山大帝國】曇花一現! | |
8. | 【羅馬帝國】“希臘化”的征服! | |
9. | 【道進入歷史】使徒信經;【天上迦南】神權國度“已然未然”的降臨! | |
10. | 【基督教】在羅馬獲得【合法,國教地位】的灰暗未來前奏! | |
11. | 【改教種子】奧古斯丁; | |
12. | 【伊斯蘭阿拉伯帝國】查士丁尼大瘟疫後橫空出世的崛起 vs 兩希文明基督化保衛戰! | |
13. | 【伊斯蘭世界黃金時代的結束】“十字軍東征”與“蒙古西征”的雙擊 ! | |
14. | 【歐洲黑死病大瘟疫】的突如其來 與 消失! | |
15. | 【文藝復興】機械印刷術,宗教改革運動; | |
16. | 【啟蒙運動 vs 浪漫主義】音樂創作,聖詩,神劇 等的興起; | |
17. | 【民主大躍進】歐洲的清教徒運動 與 美國大覺醒復興運動! | |
18. | 【迴光返照的伊斯蘭奧斯曼帝國】! | |
19. | 【地理大發現】“殖民帝國”的崛起! | |
20. | 【改教發酵】影響科學“發現與發明”新時代的來臨! (火車,飛機,電話,電燈,無線電,電視,電腦 等等)! | |
21. | 【死海古卷】的考古發現 與“以色列”的複國! | |
• | 歷史無數次猶太人的被 屠殺 與 保守; | |
• | 歷經2534年間的以色列滅國 與 復國! | |
22. | 【蒙古帝國 vs 英殖民帝國】人本 vs 神本!影響世界偉大帝王,國王,戰爭,哲學家,神學家,宣教家等偉人記錄! | |
23. | 【從現代主義過渡到後現代主義】.1950年“急劇世俗化”的後現代(唯物,成功神學,去常識化思潮 等)反文化運動,學生運動,離婚制度,墮胎合法化,性解放 與 性別革命 等等。 | |
24. | 【聖經】世界未來結局! | |
______ | ||
問: | 【老王賣瓜自賣自誇! “道進入歷史”又是一次“賣花贊花香,賣藥講藥靈”嗎?】 | |
答: | 絕對不是又一次的閉門造車,高談闊論,紙上談兵。。。 從舊新兩約約4000多年的預備,“道”鐵實闖入人類歷史當中,到主歷2000多年後的今天,已經有足夠長的歷史進程回顧過去, 會煥然發現上帝確實不住“引領,干預,保守,護理”其旨意在地上的開展,作為與成就,留下普世性數之不盡的“實踐踪跡”與“果效印證”,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從前這樣,現在是這樣,未來也是這樣! |
|
______ | ||
問: | 【歷史都是人寫的,能信嗎?人會因為當時自己的“私慾”而篡改成“偽歷史”,因此都不可信嗎?】 | |
答: | 絕對不是!其實歷史是需要經過以下最起碼的三步驟來反複驗證的: | |
古文獻“文字”史料之蒐集,多次多方完善研究(不矛盾)驗證; | ||
古文獻更須詳加“考古”驗定整理; | ||
出土古文物更需要經歷當時代“背景延續性”的驗證; | ||
只有使用經過嚴格批判後而認定的史料才是言而有證的史書! 基督教與歷史的關係是直接,積極,正面的;“因為,出於上帝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路一37)”; 所以“歷史”是上帝展現祂威力的地方,是要成全祂過去的預言一定要在歷史進程中印證的事實! |
||
______ | ||
問: | 【人類真的出現在幾百萬年前嗎?由此證明“聖經”是錯誤的?挑戰科學發明“碳-14測年法”可信嗎?】 | |
答: | “地球磁場”是在不斷衰弱之中: | |
科學家根據監測環境數據發現地球磁力在過往的130年內,共減少了14%!推算地球過去大氣層中所產生的碳-14較少,直接挑戰測量碳-14與碳-12和碳-13的相對含量不變比例!因此沒有人能完全確定物質的衰變期在萬年甚至億年前至今保持恆久不變的! 反之當採用不同的元素測年法所得年齡,經常互不相合,有時因差異過大而不得不拋棄數據或主觀地接受部分結果。 | ||
挑戰世紀“大洪水期”前後碳元素相對含量比例的“一致”觀點: | ||
洪水之前有機體中的碳含量可能比今日要多約500倍!也使得地球過去的大氣層中產生較少的碳-14!因此如果洪水前古物有機體的測出年齡可能是真實年齡約10倍的誤差! | ||
總結: 許多人普遍的誤區認為,碳元素能測定萬年甚至億年之久的有機體,但實際上此法“理論上”是有其局限性的,因此只能用來測出一定時間範圍內的有機體年份; 反之此測年法數據更強而有力地支持“創造論”與“年輕地球說”的歷史觀,是“反對進化論”強而有力的證據。 |
||
![]() |
||
______ | ||
問: | 【什麼是“文化使命”?為什麼說是“永遠的約”呢?】 | |
答: | 犯罪後“福音使命”把人帶入教會;然而起初的聖約之首“伊甸之約”,就是“治理這地”永遠的約;“蒙恩得救”人人皆祭司的基督徒也因是“融入社會”,“引領世代基督化”,“作光作鹽”,“榮神益人”為主作見證的一群人!這也就是“文化使命”。。。 | |
上帝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創一28) | ||
![]() |
||
______ | ||
問: | 【這世界沒有“絕對”的事情!】 | |
答: | .19世紀,有一個又是科學家,又是社會學家,又是散文學家,又是進化論的支持者,他名叫:
赫伯特·斯賓塞 Herbert Spencer(.1820年-.1903年,83歲), 他把進化理論“適者生存”應用在社會學上,是在理論上闡述進化論的英國哲學家先驅,後世尊稱為“社會達爾文主義之父”。 他在一個英國所舉辦的科學會議上站起來很嚴肅的說:「這世界沒有絕對的事情。」 講完了,憑著他在社會上的知名度和權威很威風的坐下來,因為他已經將真理表達清楚了。 這時候一個年輕的科學家站起來很嚴肅的追問:「斯賓塞先生,請問剛才是否說:這個世界沒有真理了?」 斯賓塞:「我是這樣說的。」 年輕的科學家:「你相信這個想法嗎?你相信你剛才所說:這個世界沒有真理?」 斯賓塞:「是的,相信。」 這個年輕的科學家更嚴肅的再問一句:「你絕對相信嗎?」 斯賓塞:「是的,我相信。」 年輕的科學家:「那你絕對相信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真理嗎?如果沒有絕對的事你怎麼可以很肯定的把你這個沒有絕對的事很絕對的把它表達出來?所以,當你正在肯定,正在絕對化一件事的時候,你的內容可以否定絕對,但你的絕對態度已經正在肯定絕對,你用肯定的態度來否定你認為你可以利用的肯定,而你在理論上卻是否定的。」 摘自:唐崇榮牧師博士的《理性 信仰 真理》 | |
![]() |
||
______ |
傳道者說:
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
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
日頭出來,日頭落下,急歸所出之地。
風往南刮,又向北轉,不住地旋轉,而且返迴轉行原道。
江河都往海裡流,海卻不滿;江河從何處流,仍歸還何處。
萬事令人厭煩,人不能說盡。
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
哪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記念。
(傳道書一2-11)
總結:
“歷史” 都是前人所經歷的,於教訓,警示,使人得智慧,教導人過去,現在萬事都是互相效力,叫聽見明白的人得益處,對未來有思考力,想像力與辯解力!
在此也特別感謝“林大衛牧師博士”與弟兄姐妹的協助方能完成此編輯著作。。。 Soli Deo Gloria!
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
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
【道進入歷史】編輯團隊歡迎主內弟兄姐妹們一起參與、討論與關注;為了長期完善內容,若您對這個事工有認可與負擔,歡迎您用奉獻的方式成為同工一同參與,感謝。。。
* 來自編輯者的話:為盡心,盡性,盡力做到極致,如有任何發現“道進入歷史”之系列編輯作品的不完善並需修正之處,